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南京木托盘的创造性使用详情
捕鱼的人经济怎么样_千炮捕鱼达人
时间:2025-04-18 08:39:15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捕鱼的人经济怎么样,同时也会深入探讨千炮捕鱼达人的相关知识,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生态系统,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捕鱼,作为人类与海洋的亲密接触,承载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捕鱼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将从捕鱼经济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捕鱼经济的现状
1. 捕鱼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渔业总产量达到7124万吨,占全球渔业总产量的比重约为30%。我国捕鱼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
2. 捕鱼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近年来,我国捕鱼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环节协同发展。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占比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3. 捕鱼业经济效益显著
捕鱼业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19年我国渔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3%。
二、捕鱼经济发展前景
1. 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渔业法》、《渔业资源养护行动方案》等,为捕鱼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捕鱼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 技术创新推动
我国捕鱼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深海养殖、网箱养殖、智能化捕捞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捕鱼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三、捕鱼经济面临的挑战
1. 资源过度开发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但过度捕捞现象严重,导致部分海域资源枯竭。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报告,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比例高达60%。
2. 污染与生态破坏
渔业活动过程中,大量使用渔药、饲料等,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据环保部数据显示,我国海洋污染面积已达2.5亿亩。
3. 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捕鱼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实现传统捕鱼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捕鱼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格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捕鱼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渔业活动。
4.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捕鱼经济作为海洋财富的守护者与传承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捕鱼经济的优势,积极应对挑战,为实现我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从一个捕鱼的小岛看懂世界经济是如何运转《小岛经济学》
本书的作者是彼得·希夫与安德鲁·希夫,前者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写过《美元大崩溃》一书,后者是他的兄弟。这是一本父亲讲给儿子听的有关经济学的故事书,而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把故事,还原成了书。因此这本书,有丰富的插图与简单易懂的故事,读来令人兴趣盎然,颇有趣味。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坚定拥护者,所以这本书通篇就是站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立场上,对美国所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进行批判。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要证明凯恩斯主张的经济模式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
讲到这里,大家可不要误以为,这是一本给小孩子读的故事书。看到一句对此书的评论,说《小岛经济学》最大的妙处就是,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毛毛酱也深以为然。
要知道,这本书的宣传语可是:
《小岛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国富论》
我们在故事里,会遇到很多似曾相识的人物和时间,里面的岛名和国家名都是对我们现实社会的投射和隐喻。
在书里,作者对这些经济现象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并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政府不应该成为经济的主导者,而应该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
解读《小岛经济学》
1、一则小故事,让9到90岁的人懂得经济学
今天要开始的这本书,和之前解读过的《一课经济学》《经济学通识》一样,是一本非常非常优秀的经济学读物。名字叫做《小岛经济学》。作者彼得.希夫、安德鲁.希夫。
这本书在罗辑思维上架的第一天我就买下来了。前段时间一直在看魔鬼经济学,没顾得上它,它就静静躺在我的床头柜上。就在前几天,我吃完饭上床,一口气把整本书全部读完。看完之后我马上就决定,停止解读魔鬼经济学,赶紧把这本书带给大家。
作者彼得和安德鲁是两兄弟。小岛的内容其实就是他们的父亲经济学家欧文.希夫给他们两个讲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三个人住在一个小岛上,他们就靠每天抓一条鱼喂饱自己肚子,一直这样生活着。小岛上面没有存款、没有贷款,没有投资。什么都没有。而有一天他们其中的一个聪明人饿着肚子编制了一个渔网。从此以后他每天就可以打到两条鱼,有了余粮也就有了储蓄,后来有了才有了投资和借贷。鱼越来越多慢慢有了银行……
欧文其实在给他的两个儿子普及两本重要的经济学宝典,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很艰深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爸爸欧文却用一个故事就轻轻松松的就给说清楚了。
后来呢,兄弟两继承了老爸的衣钵,也成为了经济学家。他们就把老爸给他们两讲的这个故事进一步的完善,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小岛经济学》。
这本书用故事+漫画的形式把经济学的内容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展现了出来。《小岛经济学》中讲述的所有事例并没有独立成章,而是一个情节完整,从源头开始讲述着的经济如何发展过程,我就像看小说一样的,轻松理解整个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的阅读体验真的是非常的畅快。
这本书全书只有十四万字。如果你怀疑这本书信息量太少,那你错了,无数的读者从如此少的字数中获得了他们前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弄懂的经济学问题的答案。
这本书是小朋友也可以读懂的书。如果你怀疑这本书内容太简单了,你的确是错了,那么多的读者从看似简单的道理中悟出了他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经济学道理。
如果你的年龄在9岁到90岁之间,又想懂一些经济学知识,它一定非常非常的适合您。《小岛》最大的妙处就是,深者不觉其浅,而浅者不觉其深。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该存钱?
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很穷?
为什么各国政府可以大把花钱,好像它们的钱总也花不完?
即便我们很像知道这些事情的真相,但是我们中有多少人能读完《国富论》和《经济学原理》?我们又有多少人有兴趣去读完那些生僻的经济学研究论文呢?真的是我们这些人太LOW吗?那些高大上的知识我们跳起来都够不着吗?
如果站在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说,我们看过《人类简史》我们 就应该会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学会讲故事嘛。故事是人类传达信息最重要的工具。能把各种信息,知识,规律,数字装到一个故事的外壳里,再表达出来的话,那么,他才能被更多的人乐于接受。
我们普通人平常要去学一点现代的医学知识,什么天体物理知识,那是相当的痛苦。可是如果把这些东西一旦装到故事里,比如说电视剧,像什么《生活大爆炸》啊《实习医生格雷》啊,对吧?这些知识就能跟随电视剧,散入到寻常百姓家嘛。
所以西方有一句谚语说:真理是赤裸的,大家都不待见他,于是他跑到村里去借了一件衣服,穿上以后成为大家的座上宾,这件衣服就是故事。
《小岛经济学》就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生僻的经济学知识就被他装到了一个简单的小岛发展的故事中。《小岛》中的所要阐述经济学就是这样简单的、直观的,就是能帮助我们回归于尝试。
好了,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吧,解读《小岛经济学》。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美丽的热带小岛,上面住着三个人,分别是艾伯、贝克和查理,也就是ABC。小岛上的生活很艰苦的,他们每天为了生存就要去海里抓鱼,因为没有什么先进的捕鱼技术,所以每天每人只能抓到一条鱼。这一条鱼刚刚够他们一天吃饱肚子,勉强的生存下去。于是捕鱼就是小岛经济的全部。艾伯、贝克和查理每天的生活就是醒来、捕鱼、吃鱼、睡觉。如此往复,虽然这样的生活可一点都不惬意,但是也总好过忍饥挨饿吧。
因此,现在的小岛上,经济生活超级的简单。也是一个经济体最初的形态,没有存款、没有借贷、更没有投资。所有产出全部都被消费掉了,每天抓一条鱼,吃一条鱼。
然而,与我们所有的人一样,艾伯、贝克和查理也同样梦想着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他们也想在抓鱼之外做一点别的事情,比如说弄几件更好看的棕榈叶的衣服,想要一个遮风避雨的住所,但是他们每天都在忙活着抓鱼糊口,这些梦想又要怎么实现呢?
有一天晚上,艾伯仰望着星空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呢?如果我每天可以抓到两条鱼就好了,那我就可以剩下一天的时间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于是他突然想到了要制作一个工具,这样就可以抓到更多的鱼。
于是第二天,艾伯就开始实施他的计划。编制他的渔网。贝克和查理看到艾伯站在那里搓绳子,就提醒他,你搞毛啊?你在减肥啊?你总是在这里玩绳子不抓鱼的话你会挨饿的。
艾伯解释说:“我想做一个捕鱼器,这样就能缩短捕鱼的时间,以后就再也不用挨饿了啊。”贝克和查理想着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疯了。“那要是你这捕鱼器不好使,到时候可别跟我们要鱼吃哈。我们是不会为你的疯狂买单的。”艾伯没理会他们,继续编织他的渔网。一直到天黑了,渔网才做好。但是代价是他今天必须要挨饿了。当天晚上,当贝克和查理吃饱了呼呼大睡的时候,艾伯却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着美味的鱼肉来对抗难忍的饥饿。
到了第二天天一亮,艾伯赶紧拿着渔网去抓鱼。这个时候贝克和查理就傻眼了,原来他们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抓到一条鱼,可是艾伯却因为有了工具,一天可以抓到两条鱼了。
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渔网行动,小岛上的经济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艾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原则,人们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需要依赖这个原则,那就是消费不足和敢于冒险。
消费不足:为了编织渔网,艾伯当天就不能去抓鱼,他就必须放弃当天的所得,放弃那调本来可以吃到的鱼。他这样做,可是要忍受着饥饿。他现在暂时延迟消费,是为了将来消费更多的产品,也就是为了捕捉到更多的鱼。
冒险:除了延迟消费之外,艾伯还需要承担风险。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渔网到底好不好用。如果这个想法失败了,那么他得到的就是一把无用的绳子和一个空空如也的胃。
回到书本,艾伯的编制了渔网就是创造了资本。在经济学中,资本可不仅仅是指钱。它是指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的意义是在于利用设备可以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实际上艾伯需要的并不是那张渔网,而是鱼。因为这张网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鱼,所以渔网本身才有了价值,才成为一种资本。
后来,艾伯的渔网奏效了,他的生产力提高了一倍,现在他生产的东西多于自己需要消费的东西。于是这就带来了储蓄,现在先请记住一点,就是储蓄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命脉,没有他,就什么都没有。
我们常说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说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到死的时候贷款还完了。而中国老太太呢?存了一辈子的钱,买了房子结果还没有住上就去世了。这个例子我们常常说,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一个提前消费的美国老太太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不断储蓄的中国老太太。而这一点往往大家都会无视。这里稍微提一下,为什么说储蓄很重要,说到后面您就会明白了。
对于除我们人类之外的所有动物而言,经济学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日常生存活动。食物短缺、天气恶劣、食肉动物的威胁、疾病困扰以及忍饥挨饿地活着,这是所有动物的生存常态。所幸我们人类拥有两样东西:我们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正是依靠这两样东西,我们制作了工具,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所不同。否则我们的命运跟那些动物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我们大可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机器和工具都不复存在,我们的社会经济会是什么样子?汽车、拖拉机、铲子、斧头、长矛等,如果这些东西真的全都消失了,我们所有的消费品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猎取、去采摘、去种植那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那样的生活肯定很艰苦。
工具的出现才带来了一切的改变,使经济的出现成为可能。长矛帮助我们击败猎物,铲子帮助我们种植庄稼,渔网帮助我们捕鱼。这些工具提高了我们的劳动效率。我们生产的东西越多,可以消费的东西才会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美好。
努力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是经济这一概念最简单的定义。工具、资本以及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牢记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我们找到了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不管一种经济最后变得多么强大,大到城市,大到国家也好。这个根本原因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继续我们小岛上的故事,现在拥有渔网的艾伯看起来是前途一片光明,那另外两个人呢?虽然艾伯从来没有刻意的使他人受益,但是他的资本也就是他的渔网,其实是帮助了岛上所有的人。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哈。
贝克和查理,看到艾伯渔网的好处,就和艾伯说:“既然你那玩意儿隔一天才用一次,那你不用的那天就借来让我用用可以吗?大家都是好朋友,有福同享嘛。”艾伯还对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呢,心里想着,我可是饿着肚子才编制了渔网的,而且你们两个兔崽子之前还嘲笑我来着。还有,如果你们把我的渔网弄破了怎么办?或者不还给我怎么办?那我岂不是要重头再来了,风险太大。
于是艾伯就拒绝了他们两的要求:“对不住了,既然我能做渔网,你们两个就自己做不就好了么?”
尽管查理和贝克已经看到了渔网的效果,但是他们担心自己一天不能编制出这样的渔网,万一三天都编制不出来,那我们就要饿死了。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
“这样吧,我们做个约定,你的鱼不是好多着吗?那就借给我们吃,我们编网的时候就不用挨饿了,等我们网编好了再把鱼还给你。做为回报,你借一条鱼,到时候还你两条。怎么样?”艾伯一听,这个不错啊,虽然借鱼给这两个小子,有风险。但是我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两条鱼。
艾伯借鱼给他们收取回报,这看上去是在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靠别人的辛苦劳动牟利。艾伯的动机只是想要赚取更多的鱼,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贪婪才能给其他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们要知道,艾伯如果不把鱼借给别人,他还有别的方案。比如说:
他可以把鱼留下自己吃,这样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但是它的鱼也不会增长,这就是储蓄。
他还可以放纵一下,不在干活,将自己多出来的鱼慢慢吃掉。这就是消费。
他还可以再用两天的时间再编制出两张网,之后把多于的网租给贝克和查理,每天向他们收取半条鱼的租金,这样艾伯就每天躺着就可以吃到一条鱼,提前退休。这就是投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漏洞就是,查理和贝克每天也会多出半条鱼的储蓄,他们过几天也就有能力自己编制出渔网而不再租用他的。
还有最后一个方案,艾伯可以把两条鱼借给贝克和查理,收取利息。这就是借贷。
所以说,放在艾伯面前的选择就这么几种了。
毫无疑问,艾伯最终无论选择哪个方案,多出来的鱼始终会对整个小岛的经济带来好处,并且也不会给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增加负担。艾伯最后的选择是把鱼借出去。
艾伯愿意并且有能力把多余的鱼借给别人,因此,贝克和查理也拥有了自己的渔网。现在大家都有渔网可用了,小岛上的整体捕鱼能力便从每天三条鱼提高到每天六条鱼,经济増长翻番,前景是一片光明。
有了多出来的鱼,小岛上的几位居民每天终于可以比原来多吃一些鱼了,原来是每天一条鱼,现在我能吃一条半了。而他们的消费之所以增长;前提是因为经济增长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令人不解的是现代经济学家竟然会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给老百姓更多的钱花就可以增加需求,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改变真正的需求:这无非就是让人们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原先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已。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啊。只有提高生产力增加供给才能切实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其中的关键不在于手上的钱要多,而是生产力要提高。这个道理我们后面还会反复的讲到。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艾伯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剥削他的两位邻居。的确,艾伯不需要工作就获得了利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劳而获。他的利润是对他所承担风险的补偿,而且,他的获利并没有阻碍两位同伴的发展。
即便艾伯真是一个贪心的人,就拿着自己的钱滚钱,变得越来越富有,那到底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如果艾伯不需要亲自劳动就能增加自己储蓄的唯一途径就是将这些储蓄借给自己的邻居。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的财产就不会增加,甚至还会越来越少,因为他自己还要消费呢!
私人资本主义可以促使那些将个人利益作为唯一动机的人帮助他人提高生活水平,这就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而这确是受到道德指责最多的地方。
就因为艾伯想用储蓄创造利润,贝克和查理才有机会编织自己的渔网。如果成功了,他们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从这点来看,他们三个都是获利的。但如果失败了,他们就无法偿还贷款,那么承受损失的人就是艾伯了。
所以实际情况是,只有借款人受益了,贷款人才会跟着受益。
当然了,很多人并没有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共同利益。如果艾伯的财富,让贝克和查理心生嫉妒,强烈要求分得他的部分储蓄该怎么办?假设艾伯对自己的财富有负罪感,看到两个人这么可怜,于是无偿地把鱼分给了他们,那么他们两人会怎样处理这些鱼呢?
在没有了还款的压力之下,两个人最有可能做的是利用这份礼物享受闲暇时光。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贝克和查理的假日时光并不能提高这座小岛的生产能力。因此,尽管慈善之举看起来是充满了正义,但捐款根本没有办法像商业贷款一样推动经济发展。
好了,说了这些,最根本的一点是,所有能够增加捕鱼量的事物都会惠及小岛,鱼越多,大家就越有可能吃到更多东西,或者拿时间做件衣服,或者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干脆休息。
财富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原始社会,财富是极少的,那时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也不如工业化社会中穷人的财富多。在中世纪,即便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缺乏基础的娱乐设施,而在今天,中央空调、无线网络以及冬天里的新鲜蔬菜等几乎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尽管贝克和查理认为每天吃两条鱼简直奢侈到了极点,可在我们看来,这种生活丝毫不值得羡慕。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人们却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他们攫取别人的财富,并由此产生了穷人。在现代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认为,利润是通过少付工人工资所产生的,有人称之为“劳动价值论”。这样看来,像艾伯这样的企业家或类似的大型公司要想致富,只能先让别人变穷。那么这样的人就该拿来全部吊死。
我们要说,富人致富的原因是他们为别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艾伯就为没有足够储蓄的贝克和查理提供了储蓄。如果他赢利了,那也是因为他提供的服务对别人是有价值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对资本主义和资本家的描述都不是很客观,甚至是负面的。这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造成的,更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没有为大众所熟知。很多的民众,甚至精英人士都认为资本家是靠剥削致富的。每个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会有工会组织,有劳动保障法律,在本质上都默认了资本家与员工在站在一个对立的立场之上。
再看看美丽小岛上。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了,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渔网。开开心心的一天两条鱼。但是如果贝克和查理拿到艾伯的贷款不是去编制渔网而是去研究对鱼的催眠术呢?或者是拿鱼去休闲度假,把商业贷款变成了消费贷款呢?艾伯还愿意借钱给他们吗?又或者他们两个生病了,艾伯不得不用应急贷款的形式把鱼借给他们救他们的命呢?这样一来小岛上的经济又会如何呢?这些借贷形式正在我们身边因为外力的干涉不断的发生着的。这种干涉比如说来自于政府,如此一来,这是一件幸事还是一场灾难呢?
之前我们说在一个美丽的热带小岛上生活着三个人,每天捕鱼为生。辛苦一天也只能勉强喂饱自己的肚子。其中一个聪明人艾伯,因为敢于延迟消费和承担风险,所以编制了一个自己的渔网。每天可以抓到两条鱼,很厉害,很开心。
后来,艾伯出于利己的动机,为了拥有更多的鱼,这就惠及了岛上的其他两个人。艾伯把鱼借给贝克和查理,收取利息。贝克和查理呢?用借来的鱼填饱肚子,腾出时间编制了自己的渔网。最终整个小岛的生产力都提升了一倍。从每天三条鱼变成了每天六条鱼。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艾伯的一个好主意,归功于渔网这个工具的诞生。
艾伯把鱼借给贝克和查理,让他们编制自己的渔网,这种商业贷款的形式是资本最佳的用途,因为可以扩大整个小岛的生产嘛,对吧?但是,既然是商业贷款,那就必然存在风险。比如说,如果贝克他们两借了鱼之后不编制渔网,而是研究什么对鱼的催眠术呢?我们知道这肯定就是一个失败的项目。那么他们两个肯定不会从中的得到什么好处,自然的艾伯也很难指望拿回本金和利息。
这还不算完,贷款给他们两去研究催眠术,结果没有任何的盈利,这是浪费了整个小岛的储蓄,降低了整个小岛的生产力。那如果艾伯知道这是一个肯定失败的项目,那么艾伯肯定不会把鱼借给他们。但是如果有外部力量非要让艾伯把鱼借出去呢?
比如说,这个外部力量来自于政府。我们经常看到,政府总是满腔热血想做一点好事,就用诸多法律干预借贷方式,常以各种理由鼓励或者要求储蓄者借出款项,而并不考虑实际还款的可能性,这个时候贷款人就难免要承受巨大的损失,这种有悖常规的做法只会浪费社会的储蓄。这里先提一下。
我们再来看,除了商业贷款之外,储蓄还有另外两种选择,一个是消费贷款,另一个是应急贷款。
在小岛上,艾伯不是把鱼借给另外两人去编织渔网,而是借给他们去度假,这就是消费贷款。而最终的情况也会完全不同。如果贝克和查理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生产力,他们又怎么能连本带利的还款呢?于是在拿着艾伯的鱼,放纵了几天之后,他们还是只能每天抓到一条鱼。那为了还贷款,他们两个以后每天都要减少自己的食量,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去偿还贷款。
和商业贷款不同,消费贷款并不能扩大生产力。这样的贷款对于借贷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所以艾伯聪明的话,就会拒绝这样的贷款。
贝克和查理两个人双双得了水痘,一个星期都没有办法去抓鱼。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之下,艾伯只有拿鱼给他们两先吃,其他的事情等病好了再说。没办法嘛,应急贷款嘛。如果艾伯不这样做,那么岛上就会因为两个人的死亡而丧失大量的生产力。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不是因为艾伯有储蓄的话。那么贝克和查理就只有被活活饿死。
刚才也提了一下,为了推动那些在政府和政治家们看来是有益的项目通常都会用各种方式干预储蓄的配置,包括像是政府担保贷款、公司及其个人税收减免等等。
有了这些干预手段,大量的社会资源会涌入这些所谓的有益的项目中,比如说廉租房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项目是需要依靠政府的不断补贴才能维持下去的,是需要不断的给他们输血。他们是不能靠自己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健康运行的。
小岛提醒了我们一点,政府是没有储蓄的,只有个人才有!贷款都流向了那些最终无法还款的项目,那么这些损失将由牺牲了自己利益去创造储蓄的个人来承担。
这些以政策为导向的做法,是政府规划者们认为自己要比储蓄者更清楚什么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是,事实却从来都并非如此。
政府介入储蓄者和借款人之间采取的强制手段将借款的原因与结果割裂开来,使得储蓄的分配效率极为低下。为什么?因为物竞天择!
我们的常识就会告诉我们,影响贷款人的往往是贷款的财务结果,就是我贷款出去我是要赚钱的啊。那借钱给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让我赚钱呢?肯定是那些业绩记录良好企业嘛,对吧?他们的还贷率往往较高。因此,这种企业更容易吸引到人们借钱给他。这就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自然选择催生了生命力更强的物种,这种借贷的原则催生出更加健康的企业和更加强劲的经济。
如果财务状况,就是要赚钱都被视为了次要因素,那么还能指望贷款可以提升生产力吗?借钱出去如果无法成功促成创新或者生产力提高,那么就是浪费储蓄的供给,削弱整体经济。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要提示一下,就是你要借鱼给别人你要先有鱼。对吧?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你要放贷之前你必须要有储蓄。我们后面还要说,不断扩大的货币供应量和政府看起来无限的负债能力恰恰掩盖了这一个简单的事实,实际信贷是受到储蓄制约的。这里再提一下储蓄的重要性,我们后面的解读还要说这个事情。敬请期待。
...现在俄罗斯在那里的人口,经济,政治等情况是怎么样的
海参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在元代称“永明城”, 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海参崴约有591,800人。斯大林统治期间,城内的几十万中国满族、汉族几乎全被杀或强制迁移,后迁至的朝鲜人也被全部迁走。
外兴安岭
外兴安岭 俄语斯塔诺夫山脉(Становой хребет),位于黑龙江以北。从秦汉时起,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契丹、女真、鄂伦春等,在这一带生活。清朝时也有少量汉族人迁居至此。
1689年(清康熙二八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石大兴安岭
(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沙俄野心复萌,不断入侵中国东北,非法霸占中国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岛,进而向黑龙江中游推进。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俄国吞并。从此,外兴安岭的名字在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
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库页岛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养多少中国
外兴安岭的资源储量超过整个中国
我们伟大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苏杭。而我会斩钉截铁地答道:不!是外东北,是外兴安岭、黑龙江、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环抱的那方壮丽辽阔的沃土!说到她的美丽,我们遗憾的借用契诃夫的名言:“要描写象阿穆尔河两岸那样美丽的景色,我是毫无办法的;我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只能表示屈服。
1900年八国联军不过勒索中国十亿两白银,而只占沙俄掠夺中国领土20%的所谓阿穆尔州仅仅地下矿物资源就价值4000亿美元!!今天的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拥有森林不过100万平方公里,而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却拥有森林70万平方公里,而在林木蓄积量上竟超越整个中国!!自俄罗斯在远东开采黄金以来,外东北地区黄金总产量已高达2000吨!!!而整个中国1970年产黄金不过10吨,1995年中国黄金产量才突破100吨大关。
这种自然财富的差距也许就是中俄两国国力差距的最好解释。为了让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深入了解并世世代代永远牢记这片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土地,特做此帖,以永志不忘!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分成四个地区来介绍,同时许多地方只能借用现在的俄罗斯地名,各位理解)
一)外东北南部: 滨海边区-----野生东北虎、野山参的最后天堂
威震天下的野生东北虎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野生东北虎并未灭绝,只不过现今野生东北虎唯一栖居地已是外国------俄罗斯滨海边区。滨海边区所处地理位置,其独特的地质发展过程、地形和气候条件使这块土地成为远东能源矿产、水力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边区一直是俄罗斯有色冶金、木材加工、鱼类加工的原料供应基地。
生物资源
滨海边区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只占俄罗斯1%不到,但是蜂蜜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10%,在俄罗斯排第一位,是在俄罗斯排第二位的伏尔加格勒蜂蜜产量的2.5倍。大豆生产占第二位,水稻生产占第三位。鱼及海产品占全国14%,木材出口量 2%
森林资源
滨海边区的森林覆盖率达75%,(当代中国,全国森林覆盖率仅13%)。林地总面积为12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木材总储量为17亿5千万立方米。(对比当代中国,哪个省份有如此之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要知道面积3倍于滨海边区的我国黑龙江省,木材总储量不过15亿立方米。面积60倍于滨海边区的我国全国木材总储量也只有100亿立方米)。边区每年的木材采伐限量为1千万立方米(整个中国木材采伐极限大约4000万立方米),近年来实际采伐的数量为250-300万立方米。
生长于边区的针叶树种有雪松、冷杉、云杉和落叶松;软质树种有白桦、山杨、椴树;硬质阔叶树种为橡树、水曲柳、榆树和黄桦。上述所有树种在工业中都有使用,但最珍贵的当然要数雪松。滨海人称之为“面包树”的朝鲜雪松,在丰收的年度一棵成年雪松可结500到800个松果,每公顷可收获100公斤甚至更多的松子。对于生活在乌苏里原始森林中的许多动物来说,松子是最好不过的食物:星鸦、啄木鸟吃剩的松子被山雀、松枝子和花尾榛鸡捡食;松子还是紫豹、黑熊、棕熊、野猪、松鼠等动物的美餐……。雪松的珍贵还在于与其共生的植物是刺五加、人参(不要奇怪中药之王野人参怎么在俄罗斯)和野猕猴桃。
滨海边区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备量大,名列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境内已探明的有烟煤、褐煤产地,还有锡矿、钨矿、萤石矿和多金属矿石产地。边区矿业**重几乎是俄罗斯平均值的二倍。在俄罗斯原料生产领域中占俄罗斯面积1%不到的滨海边区生产的硼原料占全国90%,萤石83%,钨浓缩矿 16%,煤炭5.2%,水泥2.6%,滨海边区锡开采量在俄罗斯占第三位。
二)远东油海库页岛,远东科威特、海兽的天堂 、 不沉之航母 --萨哈林(库页岛)
2003 年6月9日,英日合资的萨哈林能源公司宣布,将对俄远东地区“萨哈林 -2”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二期工程投资100亿美元。这是俄罗斯迄今为止得到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这笔巨资再次把世人的目光引向俄罗斯远东地区那个偏远而寒冷的大岛———萨哈林岛。 萨哈林岛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全岛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全部岛屿面积总和)。
萨哈林岛不但是俄罗斯第一大岛,而且是俄远东唯一出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萨哈林岛及其周围大陆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使它成了俄罗斯的一座能源宝库,号称“远东科威特”,其能源储量足以为俄罗斯带来5000亿美元的收入(!!!),而萨哈林岛人口才60万。
近年来,数十家国际著名大财团围绕开发萨哈林岛这座石油、天然气宝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英国及日本投资者已签约,在未来十年投资三百亿美元(二千三百四十亿港元)进行开采。萨哈林能源公司是英国壳牌、日本三井和日本三菱公司共同组建的能源投资公司。“萨哈林-2”项目是指俄萨哈林岛附近的鄂霍次克海大陆架上皮里通·阿斯托赫斯克油气田和卢斯克油气田的建设项目,这两个油气田的石油储量为6亿吨(超过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于1996年启动,此次二期工程的总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包括在萨哈林南部建设年生产能力为96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搭建两个新的海上钻井平台、铺设总长达850公里的油气管道等。皮里通 阿斯托赫斯克、柴温斯克和阿尔库通达金斯克产地投入开采后石油开采量每年可达1700万吨,天然气达210亿立方米。
依照"萨哈林--1"和"萨哈林--2 "规划40年内五个石油天然气产地共计划开采1亿4千万吨石油和70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工程将为俄罗斯(!!不是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一个日本财团已决定发采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外海查沃矿区的原油,并将在2005年之前将大部分的产量输回日本供应所需。位于库页岛东北外海的查沃矿区,每天可以生产25万桶原油,相当于日本每日进口总量的6%,这项油藏将能帮助日本(!!不是中国)分散进口油源,并稳定能源供应。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个沙皇时期关押犯人的“监狱岛”如今成了世界大国争相投资的地区,其能源储量足以为俄罗斯带来5000亿美元的收入(!!!)
不仅近海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前景看好,萨哈林煤矿的煤炭储量同样十分可观,但由于经济危机,自80年代末以来采煤量逐年减少,到目前为止煤矿基本上只面向州内部需求。现在萨哈林每年开采2百50万吨煤,但是煤炭工业有很大潜力,首先可依靠增大露天开采提高产量。松采夫斯克产地是扩大露天煤炭开采的主要储备。该产地仅南段已探明储量就达1亿吨。计划每年松采夫斯基煤矿可产煤1百万吨,而且这将是远东地区的价格最低廉(!!)的煤 。
萨哈林不但地下资源无穷无尽,动植物世界也极为丰富。萨哈林北部的哺乳动物为典型的林栖类代表:紫貂、银鼠、伶鼬、狐狸、水獭、棕熊、野兔、松鼠等等。萨哈林中部栖息的两栖类有蟾蜍、西伯利亚四趾鲵;爬行类有胎生蜥蜴和萨哈林蝮蛇;哺乳类有北极啼兔、松鼠、花皮鼠、野生北极鹿和香獐。南萨哈林的各类哺乳动物都有出没。但只有在这里才能捕到生活于北海道岛的希卡坦田鼠,还可以见到浣熊狗和伊塔特西黄鼬。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斑鹿、乌苏里浣熊和巴尔古津紫貂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已在岛上安家落户。经水土驯化的麝鼠种群在岛上也十分普遍。珍贵毛皮应有尽有,行销全世界!
三)--犹太人的乐园
犹太人的东方乐园、 美丽的乌第河谷、 苏---27的故乡
“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富饶的北大荒中国人最后的大粮仓。但是很少有中国人知道,在北大荒的北方、在黑龙江的对岸,有一块更加美丽富饶的外北大荒;而更少有中国人知道的是这沃野千里的外北大荒的核心地带竟然早在70年前已成为了犹太人的梦幻天堂。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为的是寻找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但是几千年来犹太人从来没有摆脱颠沛流离的命运,直到1934年命运将犹太人带到了黑龙江畔肥沃的黑土地,犹太人才第一次在昔日中国人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犹太自治洲。犹太自治州现有人口19.8万(2001年初),仅仅是以色列国人口的4%,但是面积广达3.62万平方公里,是联合国规定的以色列国面积的2.6倍。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极其肥沃,有机质含量大都在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生长期达174天,拥有远东地区最好的土壤气候条件,极为适宜农业发展。自治州面积只有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二十五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积和牲畜总量却超过整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整个远东地区的大粮仓;这里有珍贵的矿产资源,煤、铁、铜、锰、锡、黄金和钻石、石油一应俱全,远东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44亿吨,16%在犹太自治州,而自治州面积只有远东地区的1%;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44.3%,可供开采的木材有1.67亿立方米(人均800立方米,中国人均不到8立方米),其中,珍贵的雪松占地17万公顷,优美的冷杉林占地2.23万公顷。山林中虎、熊、獐、鹿出没其间,人参、猴头、木耳、蘑菇等名贵山珍数不胜数。连绵的沼泽区丹顶鹤、天鹅自由翱翔,纵横交错的河湖中鳇鱼、鲟鱼、大马哈鱼、白鱼纵情游荡。犹太自治州草原辽阔无边,如果有人沿大撒马拉河谷走过,鲜花开满了绿色的河岸,河畔上生长着茂密的椴树林,每走过二、三里地就有一座养蜂场,羊群象白云飘荡在碧野山冈......... 与干旱贫瘠、枯槁不毛的以色列相比,这里才真正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是犹太人梦寐以求的绿色天堂!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储备占远东地区储备的四分之一,是全俄总木材储量的6%以上。 边区森林覆盖总面积为5250万公顷(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成材和过熟材储备为31亿4千万立方米(超过全中国)。边区林业树种多样,其中80%为针叶林,14%为白桦和黄桦。珍贵的硬质阔叶树种 枣水曲柳、橡树、枫树等-也具备工业采伐储量。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共有12万多条大小河流,年总泾流量为450亿立方米。河流总长54万1千公里,其中大多属阿穆尔水系。 湖泊的数量也很惊人枣5万5 千余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边区境内有100多条河流是鲑鱼和鲟鱼的产卵地。阿穆尔河流域淡水鱼种类之多足可称奇。鲤鱼、鳊鱼、鲢鱼、鲶鱼、江鳕、红鳍鱼、白鲩与黑鲩、鳇鱼……真是数不胜数!有的鱼种,如特殊的"肥"狗鱼和中国河鲈只生长在这一流域。此外,每年太平洋鲑鱼都要沿阿穆尔河以及其他注入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的河流上游到泰加林山溪产卵。
由于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沿岸少有人烟,常可见到大大小小的海鸟"集市"和海豹聚栖地。夏季在鄂霍次克海近岸水域中有白鲸游弋。在尚塔尔群岛可以从岸上观赏到重达150吨的巨鲸(!!!)喷出的水注。
边区沿海水域青鱼、比目鱼、秋瓜鱼、明太鱼、庸鲽鱼、宽突鳕鱼、海蟹储备十分丰富,并常有海豹、海狮和海豚出没。在北鄂霍次克海聚集着远东最大的太平洋青鱼群。宽突鳕鱼、比目鱼等鱼类、海洋软体动物以及一些海兽和海藻具有经济捕捞价值。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主要的锡精矿产地,其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35%。边区铜的开采量也十分可观。已探明50多处各分布于鄂霍次克、图古尔、瓦尼诺、苏维埃港等地区的不同类型的铜矿层。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矿石产地的主要特点是原矿的多金属性,除了锡,矿石中还含有铜、锌、铅、铋、银、镉、金、铟及其他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现已进行开采的矿脉废石比例极低。锡提取率为70-90%,铜提取率为75%。萨哈共和国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有炼钢所需要的锰,而且储量巨大,达640万吨;其它辅助原料也都齐全,这为建立强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罗斯十大产金地区之一。已探明的350处砂金矿几乎在边区境内各地均有分布。专家们认为,金矿开采将在边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这一行业的收入已占边区预算的6%。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年产金量超过8吨,其中72%来自砂金矿开采,其余部份为山金开采。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我国花费巨额美金购买的声名遐迩的苏---27战斗机和基洛级潜艇就产自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第二大城市-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管辖着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待议地区------壮美辽阔的乌第河流域。这里是如此的壮美辽阔,一个丘米坎狩猎合作社竟然占地9600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在急流湍湍的的乌第河岸上,在覆盖整个乌第河流域的浓密高大的云杉林中,鄂伦春猎人滑雪板的印迹通向遥远的地方!
各民族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关于捕鱼的人经济怎么样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